北京冬奥视觉焕新指南以"冰雪之约·世界共享"为核心设计理念,通过统一视觉语言系统重构冬奥形象。手册涵盖主视觉元素、色彩规范、图形符号、字体标准及动态应用五大模块,建立从视觉识别到场景落地的完整体系,为全球用户提供标准化设计工具包。
一、主视觉元素系统升级
焕新后的主视觉系统包含"冰晶雪花"核心图形与"奥运五环"动态融合设计。冰晶图形采用渐变蓝白渐变色,直径控制在18-25像素区间,需保持0.5px以上描边宽度。五环组合需严格遵循"上青下红,左黄右紫"的排列规则,动态呈现时环间距保持1.5倍环宽。重点应用场景包括赛事导视系统、官方宣传物料、数字媒体界面等。
二、色彩规范与搭配逻辑
色彩系统升级为"冰雪三原色+活力辅色"组合:主色(#00A3E0)、辅色(#FF6B35)、中性色(#F5F5F5)。手册新增"渐变过渡规范",要求主色与辅色在渐变过程中保持色相一致性,过渡段长度建议控制在总长度的1/3。特殊场景需使用"极光渐变"(#00B4D8至#FFA34D)作为背景色,文字需保持3倍对比度以上。
三、图形符号使用规范
新增"动态图形库"包含36种标准化图形组件,重点规范:
冰雪运动图标:人物轮廓宽度统一为4px,运动轨迹需保持15°-45°倾斜角
地域标识:采用"汉字首字母+地域色块"组合,如"京"字首字母搭配北京蓝(#0047AB)
动态转场:推荐使用"粒子消散"(粒子密度200-300个/㎡)与"流体融合"两种转场效果
四、字体系统优化方案
标准字体分为"赛事专用体"(方正 Olympus)与"通用辅助体"(思源黑体)。重点场景应用要求:
主字间距1.2em,行距1.5倍字号
次要信息:使用字号对比≥1.5:1,建议搭配"圆角矩形"文字框
动态字幕:推荐采用"弹性渐入"动画,时长控制在1.2-1.8秒
五、数字媒体适配指南
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,手册新增:
短视频适配:动态LOGO出现时长≥3秒,核心图形放大比例≤200%
H5页面规范:字体大小分级(标题28px/正文18px/辅助14px)
短代码库:提供12种预设模板,适配主流社交媒体平台
北京冬奥视觉焕新指南通过系统化设计语言重构冬奥形象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:一是建立全球化视觉标准,实现多语言场景的无缝适配;二是创新动态视觉表达,突破传统静态标识局限;三是强化场景化应用指导,提供从线下导视到线上传播的全链路解决方案。手册特别强调"视觉温度"设计原则,在科技感呈现中融入人文关怀,如在赛事直播界面加入实时生成观众欢呼声效,使数字体验更具情感共鸣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动态五环组合的具体转场参数如何设置?
A1:建议采用"环环相扣"转场模式,单个环入场时长0.8秒,环间距保持0.3秒间隔,整体持续时间不超过4秒。
Q2:冰雪运动图标在不同分辨率下的适配方案?
A2:移动端(≤1080p)采用简化版(8px线宽),PC端(≥1920p)使用标准版(12px线宽),特殊大屏场景(≥4K)可扩展至16px。
Q3:如何避免主色与辅色搭配的视觉疲劳?
A3:推荐采用"三色渐变过渡法",在主色与辅色之间插入中间色(#7FC8D8),过渡区域占比控制在30%-40%。
Q4:赛事直播界面文字排版规范具体要求?
A4:必须使用赛事专用体,行高保持1.6倍字号,关键数据(如比分、时间)需采用"放大+描边"处理,字号放大系数1.5-2倍。
Q5:动态视觉素材的版权使用范围?
A5:官方授权素材可免费用于赛事相关宣传,商业用途需额外申请,素材分辨率需≥4K且保留动态水印。